
日本政府於1948年,將5月5日制定為國定假日「兒童之日(兒童節)」(こどもの日)。這一天,是用來慶祝全日本孩童的出生,尤其是男孩;同時也感謝扶養孩童們成長的父母親。事實上,在日本政府將5月5日制定為兒童之日(兒童節)之前,這天是屬於日本五大傳統紀念日之一「端午的節句(端午節)」(端午の節句)。在日語中「午」可以讀作「ご」。因為和數字「5」的發音相似,所以現在常在5月5日慶祝端午節。改為兒童之日後,變成不論男孩、女孩都能一起歡度此節日。只是至今依舊留存下的日是用來祝賀男孩的傳統習俗,因此到了現代,家中有男孩的家庭就會有掛上「鯉魚旗」、擺設「武士頭盔」和「五月人偶」。
為了慶祝男孩成長,當天會擺設頭盔等武裝、吃應景的甜點。原本的習俗是懸掛菖蒲或艾草趨吉避凶,而日語中的「菖蒲」(しょうぶ)音近「尚武」,因而演變為男孩的節日。當天掛上的「鯉魚旗」(鯉のぼり)為用布或紙做成鯉魚的形狀的掛旗。傳說鯉魚躍過龍門之後會化為龍,因此成為飛黃騰達的象徵。

5月5日當天也會吃用柏葉包起來叫做柏餅(かしわもち)的和果子和粽子(ちまき)。柏餅是以柏葉寶豆餡麻糬製成的甜點。柏樹被視為一種神聖的樹木,新葉長出後,老葉才會凋落,藉以祈求父母能呵護孩子順利成長。而日本的粽子則是用竹葉包裹麻糬和葛粉團後蒸製的甜點。古時武士上戰場時,會攜帶以竹葉包裹的米飯為糧食,後演變為端午節的甜點。
中文 |
日文 |
羅馬拼音 |
兒童節 |
こどものひ |
kodomonohi |
端午節 |
たんごのせっく |
tangonosekku |
鯉魚旗 |
こいのぼり |
Koi-nobori |
柏餅 |
かしわもち |
kashiwa-mochi |
粽子 |
ちまき |
chimaki |